2020年4月4日早晨,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后举行下半旗仪式。
国旗低垂,汽笛长鸣,江河哽咽,天地同悲。4月4日上午10时,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无数中华儿女驻足沉思、集体默哀,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达深切哀悼。
2020年的清明节,注定因这场举国哀悼而载入史册。空前的疫情中,很多同胞虽然经过全力救治仍不幸罹难,因新冠肺炎死亡超过3000人。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生命的枯萎凋零。他们是朋友,是兄弟,是姐妹,是父母,是与我们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学生党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3日预备党员春季培训班接到了经管学院党支部的要求,为此次活动写祝福的活动作业。各预备党员积极参与,表达了对抗“疫”烈士的缅怀,抗“疫”英雄的祝福,对祖国的期望。其中,欧阳晚晴,罗紫铃,李岩三位预备党员在祈福中这样说到。
(欧阳晚晴的文章)
(罗紫铃的文章)
(李岩的文章)
有人说,评判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这个国家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这个国家的人民选择向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举国哀悼,是一个国家对个体生命最高规格的致意。2008年,国家为汶川地震中不幸遇难的普通民众设立全国哀悼日;2010年的玉树、舟曲灾难之后,国家又先后设立全国哀悼日。回顾这些历史画面,尊重所有生命与逝者的国家意识越发清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日益彰显。
哀悼,是为了深刻地铭记。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举国祭奠,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动员,更是鼓舞民族精神的号角。面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我们更要弘扬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抗疫精神”,早日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拦中华民族续写伟大复兴的历史荣光。
集体默哀,我们并不仅仅止于慎终追远的哀思,更应在“追远”的“思时之敬”中回望来时路,在记忆延续中深刻反思,我们不应只有肝肠寸断的哀伤,更应有历经磨难却依然坚韧不拔的顽强民族意志。对骨肉相连的同胞逝者、对英雄烈士们最好的缅怀与告慰,莫过于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铭记英烈,敬畏历史,在追思中寻找力量,在坚强面对中守护健康,守望生命、饱含希望、期许未来。
( 图:欧阳晚晴罗紫铃李岩 指导老师:姬洪媛)